人工智能终端产业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关注。近日,北京、深圳、重庆等多地均围绕AI终端产业积极开展行动。
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涛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深圳等地出台政策举措,体现了地方政府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、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决心,利好人工智能应用落地,有助于打造新经济增长点。
人工智能终端产业是指围绕集成了AI技术的终端设备,进行研发、生产、销售和服务所形成的一系列产业活动。人工智能终端产品包括人工智能手机、人工智能计算机、大模型一体机、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等多个品类。
受访专家普遍认为,无论是在工业生产领域还是消费领域,AI终端产品都将掀起新一轮变革。此外,在消费领域,AI终端产品有望在未来两三年内催生新的万亿元级市场。
“AI终端产品在工业生产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。”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在接受《证券日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我国工业经济规模庞大,工业设备智能化升级需求迫切,为AI技术与工业生产的深度融合打下了良好基础。目前,部分AI终端产品已在工业生产领域投入使用,比如用来采集数据、诊断故障等。伴随AI技术的不断进步,AI终端产品将承担越来越复杂的任务,降低生产成本,提高生产效率,从而进一步打开人工智能赋能工业生产的空间。
“人工智能+消费”是扩大内需、优化消费结构的重要方向。2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,支持新型消费加快发展,促进“人工智能+消费”、健康消费等。
郭涛表示,目前,一些AI终端产品已经上市,但无论是产品种类还是产品功能,都存在巨大进步空间。“人工智能+消费”的经济价值远未被挖掘出来。在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、新型消费快速发展、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等多重因素的加持下,未来,“人工智能+消费”大有可为。
业界普遍看好AI终端产品的市场前景。北京恒州博智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,2023年中国AI终端市场的销售收入已达344.11亿元,预计2030年可以达到14812.30亿元。2024年至2030年,年复合增长率(CAGR)将达37.33%。
今后,如何推动多品类AI终端产品实现规模化应用或销售?中国移联教科院执行院长陈晓华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优化政策支持体系,积极拓展人工智能终端应用场景;推动形成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强大企业梯队,提升人工智能终端基础软硬件水平;构建开放协同的产业生态,建立健全人工智能终端标准体系。同时,加强人工智能治理体系建设,做好风险防范工作。
“加大研发投入,通过技术创新降低产品价格、提高产品质量;做好AI终端产品宣传工作,让更多消费者认识、喜欢AI终端产品。”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城市大脑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陈志刚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。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,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建议消费。文章内容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
科大讯飞iFLYBUDSNano+录音降噪会议耳
近年来,真无线耳机市场快速崛起,但是在市场发展的同时,产品上同质...
lululemon中国大陆十周年庆活动在京举办
5月29日,为了庆祝lululemon中国大陆十周年,近日,运动...
绿联推出140W智充魔盒Ultra:支持PD3.
,绿联推出新款智充魔盒Ultra,目前已上架电商平台,到手价36...
Canalys:2023年Q1全球高端智能手机逆
感谢IT之家网友偏科骚黄4100只眼、雨雪载途、Manx、202...
老黄携「超级GPU」炸场,E级AI超算性能飞升,
英伟达又放大招了,这次直接用超级GPUGH200燃爆了市场。昨日...